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

資料庫介紹(一)資料庫介紹1.資料庫的性質(1)凡將文字、數值、圖表、影像等資料,經過有系統的整理後儲存於電腦系統之中,提供各式檢索應用的資訊整合體。這些資料庫使用者經由通訊網路在線上直接查詢或擷取資料,或運用光碟、磁碟等媒體以離線方式來進行檢索,同時,這些資料必須是有系統且有組織地蒐集整理,並提供完善的檢索介面。 使用者可利用電腦終端設備,依照自己的資訊需求,透過檢索指令及檢索策略查尋資料庫中的資料,並且能以許多不同的檢索點及更具彈性的檢索方式(例如布林邏輯)來擴大或縮小資料檢索的範圍,使得找資料的過程變成輕鬆又有趣。(2)資料庫與線上公用目錄的差別,在於前者是針對某個主題或一種目的而蒐集資料,故是以資料內容為範圍,而後者是以圖書館館藏為範圍的資料庫。2.資料庫適用時機(1)蒐集書目資料:欲針對某主題蒐集資料,只需依問題性質選擇適用的資料庫,輸入關鍵字(詞)後,藉由電腦快速查詢資料之特性,即可輕鬆找出相關資料。(2)覆核書目正確性:由於資料庫所收錄之期刊、會議記錄、圖書、技術報告等之種數很多,若參考書目出處錯誤,可利用資料庫覆核書目是否正確。(3)查閱各種資料、數據:由於某些資料庫為電子版的參考工具書,因此,除具備參考工具書原有之特性及內容外,更具備快速查檢之優點。(4)獲得原文:有些出版商除提供線上即時訂購功能外,進而製作全文型資料庫(Full-Text Database),立即線上提供原文,使用者可輕鬆快速取得全文。3.資料庫的資料收錄範圍(1)資料庫的內容通常是以一個主題、一個學科、一個資料類型、或一項參考工具為範圍。(2)各種資料庫由於性質不同,所收錄的資料類型也不相同,一般包含期刊、書籍、論文、評論資料等。(3)資料庫所收錄的資料內容,都有時間範圍的限制,有的資料庫不會增加新資料,而有的資料庫會按時更新資料。4.使用資料庫應注意事項(1)收錄學科範圍(2)收錄年代(3)更新率(4)書目或全文5.資料庫介紹依內容分-包括跨各學科領域之「綜合性資料庫」及單一學科之「專科性資料庫」,這兩者又可各自細分為:(1)書目/索引型:是目前資料庫之主要類型。藉由作者、書名、關鍵字及布林邏輯(AND、OR、NOT)之合理運用,提供蒐集書目資料之功能。此類資料庫大多僅限於提供書名、作者、出處、文獻類型、摘要等資訊,或進而包括館藏單位,無法線上取得原文。如: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、MEDLINE。(2)全文(提供原文)型:立即自資料庫中獲取原文之影像掃瞄檔或文字檔。如:IEEE/IEE Electronic Library(IEL)、二十五史、中研院漢籍全文資料庫。(3)參考工具書型:將字典、百科全書、統計、手冊、地圖等工具書電子化,利用電腦優越之檢索功能,獲得更完整之資訊。如:Multimedia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& Technology。(4)目錄型:此類型資料庫可分為兩種,一為針對某主題彙編資料,如圖書目錄、  分類目錄;另一則針對館藏地加以彙編,以利查詢資料館藏地點,進而進行館際合作,如聯合目錄。如:中國國家標準分類目錄、全國期刊聯合目錄。 依連線方式及檢索介面分(同一資料庫可從不同管道或檢索介面查詢): a.光碟資料庫:依連線方式可分為網路版及單機版。 b.WWW版線上資料庫及線上資訊系統:經由Internet連線檢索國內外資料庫,查最具時效且龐大之資料庫,此為與資料庫最大不同處。一般藉由ID PASSWORD或IP Address來控制使用者。圖書館並未擁有資料庫實體。 c.以數據專線撥接的線上資訊系統 透過分封交換網路以專線方式與國外線上資訊系統-STN、DIALOG連線,其優檢索點在於檢索速度快、且透過指令式檢索,可查獲更精確之結果,但通訊費及費較高。 

 

2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李方禾 的頭像
    李方禾

    成立公司

    李方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